您的位置:三山岛农家乐 > 旅游快讯 > 正文

苏州专家衷情于太湖三山岛水域铁疙瘩

www.33trip.com  (2009-12-22)
《城市商报》商报首席记者施晓平多次报道了太湖三山岛外水域发现的“铁疙瘩”、“铁质管状物”,以及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学者们对“铁疙瘩”的不同声音,苏州市科普促进协会会员、苏州地学会地学专家蒯元林多次参与“铁疙瘩”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,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映。以下是《城市商报》2009年12月17日报道,现转载如下:

太湖“铁疙瘩”:央视献映《它到底是什么》

在众多读者的热切期盼中,昨天13点30分,央视十套“科技之光”栏目首播《它到底是什么》,联手商报为人们揭开太湖“铁疙瘩”之谜,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。因刊登报道而成为央视专题片联手的对象,这在苏州平面媒体中还是第一次。

昨天播出的《它到底是什么》摄制于今年9月初。此前的7-8月,商报多次报道了太湖三山岛外水域发现的“铁疙瘩”、“铁质管状物”,以及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学者们对“铁疙瘩”的不同声音,引起了央视十套“科技之光”栏目的关注。于是,该栏目派出了以编导许洁为首的摄制组,联手商报记录太湖“铁疙瘩”的整个发现、调查与研究的过程。经过紧张的后期制作和排片安排,这部专题片终于得以与观众们见面。

《它到底是什么》全长约16.5分钟,串联整部片子的线索人物是商报首席记者施晓平:在播放了“片花”和主持人亮相之后,这部片子就闪现了商报首席记者施晓平回忆接到线索的镜头。然后是施晓平前往三山岛,采访三山村党总支书记吴惠生、三山岛居民、苏州地学专家蒯元林老师,以及施晓平与浙江电台主持人马丁等太湖成因研究爱好者、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付肃雷一起“探秘”,最终请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博士于昊用专业仪器分析“铁疙瘩”成分等内容。专题片最后对“铁疙瘩”下了结论:它们不是“天外来客”(陨石碎屑、彗星核),而是湖底生物在岁月变迁中留给人类的礼物。但专题片同时认为,这个结论是关于太湖“铁疙瘩”探索的初步结果,整个探索过程让所有人受益良多,“人们的科学探索不都是在无数次的失望之后,收获成功的喜悦吗? ”专题片说,对于太湖“铁疙瘩”的研究依然在继续,也许在不远的将来,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。

得知央视十套“科技之光”栏目要播放《它到底是什么》之后,许多市民昨天都早早端坐在电视机前一睹为快。在高新区和园区外企做语言培训的李陶、太仓读者冯红亚看完13点30分的首播之后都致电商报说,这一专题片制作精美,而商报记者的“串联”,让节目的内容扣人心弦,很有吸引力。因上班而无法在白天收看的银行工作人员赵女士,特意守到23点25分收看重播的《它到底是什么》。退休教师朱坤林还把整部片子录了下来,说是准备放给亲朋好友看看,培养他们特别是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。

专家学者热议《它到底是什么》

昨天央视十套播出的 《它到底是什么》,不但受到普通观众的热捧,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热议。

于昊:整部片子表达很到位

在看完整部专题片之后,片中露脸的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博士于昊第一个感觉就是:整部片子表达很到位。

他说,“科技之光”摄制组采访他的时候,整个过程拍了好长时间,但经过剪切,关键的镜头、关键的词句全部用了出来,真所谓删繁就简、简明扼要,再配以必要的解说,让大家一目了然,这种剪辑水平实在高超,他接受采访时使用的专业术语,诸如碳酸亚铁、碳酸锰、长石等,表达也基本准确。

当然,于昊也觉得,自己当时要是把那些专业术语写下来,效果可能会更好。他说,电视屏幕上显示的“磷铁矿”应该是“菱铁矿”,自然界确实存在“高磷铁矿”,这可能是把 “菱”写成“磷”的主要原因。而“通过轮弧可以把它的这个成分给表现出来”应该是“通过能谱可以把它这个成分给表现出来”;“精度非常高的纳米显微镜”最好还是写“精度非常高的电子显微镜”。

马丁:还是坚持“天外来客”说

浙江电台主持人马丁觉得,这部片子拍得很客观,在得出太湖 “铁疙瘩”是生物成因的初步结论之后,提出研究还在继续,可能会有更大的惊喜,所以他还是坚持:太湖“铁疙瘩”可能是彗星撞击地球留下的物证!

通过互联网,马丁也看到了商报15日刊登的南大教授提出的太湖 “撞击成湖说”。他说,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付肃雷多次肯定,南大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专业。从商报15日刊登的稿子看,南大教授提出的观点和他们的方向很接近,其中主要相同点有两个:一是太湖由彗星或陨石撞击生成;二是撞击时间在全新世(约10000年前至今)。

马丁介绍,围绕太湖成因和“铁疙瘩”之间的关系,付肃雷副教授也写了一篇论文,因为内容涵盖面比较广,不仅是地质方面的,所以工作量很大,撰写的过程长了点,预计明年可以发表,届时可以给商报发一份。

蒯元林:最好再做个跟踪报道

苏州地学专家蒯元林也在《它到底是什么》里露了脸。看过片子,结合南大教授提出的太湖“撞击成湖说”,蒯元林认为,《它到底是什么》拍得很好,不过对“铁疙瘩”的成因最好做个跟踪报道,这样也许会如专题片最后所说:带来更大的惊喜。

蒯 元 林说,商报刊登的南大教授太湖 “撞击成湖说”是通讯员的来稿,有些方面的表述可能还不够清楚。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,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、谢志东、钱汉东三名教授撰写的《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及其意义》一文提到了一个证据,就是某个样品里“铱”的含量达到2.3%以上。 “铱”在地球上很少见,而星际中的小行星通常都富含铱元素,所以检查是否存在铱也就成了检查是否受到过陨石撞击的主要方法。

蒯元林同时介绍,王鹤年、谢志东等教授在研究陨石方面都很权威,像王鹤年2000年起参与南极陨石研究,2001年发现我国第一颗火星陨石;谢志东是“海归”,曾在国外研究了10多年的陨石。

魏向东:为“苏州太湖”正了名

“苏州拥有太湖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,但因为以前苏州只强调园林,而无锡却大打太湖牌,所以全国还是有许多人认为,太湖是无锡的,与苏州无关。”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主任魏向东教授认为,《它到底是什么》不但引发了人们探索太湖成因的兴趣,还为“苏州太湖”正了名,这一点非常好。

魏向东说,他注意到,这部片子一开头就提到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……苏州太湖的水底露出了一片像铁一样的怪疙瘩”。然后又提到了苏州《城市商报》的记者从小在太湖边长大,请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博士检测 “铁疙瘩”,并播放了苏州太湖的美丽画面,这些都把太湖与苏州紧紧地“箍”在了一起,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魏向东觉得,苏州要进一步做大旅游业,真山真水的太湖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。 《它到底是什么》在收视率极高的央视播映,无形中为苏州太湖做了个全国性的免费宣传,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游客在游览太湖时选择来苏州。33trip
微信公众号三山岛旅游网三山岛旅游网微信公众号 站点地图 -- 关于本站 -- 联系我们 -- 友情链接 -- 广告服务 -- 版权声明
旅游热线:13812615109  0512-66275042  联系人:吴弼人
:13771066757   :464708795   :33trip@163.com
苏州三山岛农家乐